2022年09月07日 14:38:35 来源:济南纵驰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2
导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汪的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一篇熔盐电还原固态化合物机制研究的指导性综述论文,近日由国际化学期刊《化学会评论》在线发表。
《化学会评论》是由英国化学会出版的旗舰学术期刊,是目前化学学科性的综述性学术期刊之一,SCI影响因子为24.892。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武大熔盐电化学十余年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课题组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极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研团队。
论文题为《固态化合物在高温熔盐中的电化学还原过程》,通讯作者为汪的华,作者为肖巍博士。论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对熔盐电解固态化合物的各类反 应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并讨论了不同反应机制对电解产物组成、微观结构和电解过程能量效率的影响,为提高相关技术的经济和环境竞争力、加速其工业化 的进程提供了科学基础。
近年来,汪的华课题组及合作者瞄准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将高温熔盐技术这一老命题与资源环境 高效循环利用的新热点有机结合,围绕“节能降耗和温室气体减排、资源持续利用和太空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系列的创新研究,在发挥武大 电化学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熔盐电化学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交叉结合的学科。
熔盐是熔融状态的盐类,其中主要是卤化物。熔盐是离子熔体,有较高的电导率;在比熔点稍高的温度时,晶体结构虽然由于热运动而松散、混乱,但在一定的距离内仍保持一定的有序性,称为近程序结构。
在电解中使用的熔盐电解质应该具有较低的熔点,适当的粘度、密度、表面张力,足够高的电导率,以及相当低的挥发性和不溶解被电解出来的金属熔体等性质。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常常使用由几种盐类组成的混合物。它们常具有比纯组分更低的熔点,但也有不少例外。所以,必须通过实验来选择适当的混合盐组成。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