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种植技术及管理
2023年07月31日 15:31:39
来源:漯河市恒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6
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肥沃、向阳、无荫蔽物、排水良好又有灌溉条件的中性至微碱性砂壤土为好。前茬以蔬菜、小麦、玉米等为好。重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厩肥1000千克、饼肥15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深翻25~30厘米,耙细,做成高25厘米、宽70~80厘米的高垄。干旱地区,也可做成宽130厘米的平畦。
2.繁殖方法:主要用块根进行无性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生产上多不采用,常用于育种。
(1)块根繁殖:各地栽种有所不同,但一般于日平均气温达到13℃时开始栽种。18~21℃为适种期,如河南早春地黄一般4月上、中旬,晚地黄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种。种栽宜选新鲜无病、直径1厘米左右的块根,截成5~6厘米长的小段,在垄上或畦上按行距30厘米左右开沟,每隔15~20厘米,放种根一段,随刨随种,栽后覆土3~4厘米,压实后浇水。每667平方米用种根30~40千克。
(2)种子繁殖:于3~4月,按行距10厘米条播,覆细土0.2~0.3厘米,保持苗床湿润。待幼苗具6~8片叶时,即可按行距15~20厘米、株距15厘米左右移栽大田。栽后浇水,到秋季即可入药。
【栽培管理】
1.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出苗后如发现双苗或多苗,应及时间苗。如有缺苗应补栽,做到一穴一苗。如出现花蕾应摘除。
(2)中耕、除草:见草应除,垄内可用小锄松土除草,防止伤根。封行时,可进行人工拔草。
(3)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15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8~9月进入块根膨大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30千克、饼肥10千克,注意追肥应施于植株旁边,不可黏附在茎叶上,并施后及时浇水。
(4)排灌:生长前期,应适当浇水,伏天高温,早上或晚上可用灌水降温。雨后或浇水时,有积水应及时排除。
2.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4月始发,7~8月多雨时为害严重,主要为害叶部,防治方法参见党参。
(2)枯萎病:又称根腐病,5月始发,6~7月发病严重,为害根部和地上部茎干。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地块种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选用无病种根留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根部。
(3)病毒病:又称花叶病,4月下旬始发,5~6月严重。防治方法:选无病毒种子繁殖;无病毒茎尖繁殖;防治蚜虫,选择抗病品种。
(4)大豆胞囊线虫病:5月始发,6~10月发病严重,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参见丹参。
(5)地黄拟豹纹蛱蝶:4~5月始发,以幼虫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幼龄期用90%800倍液喷杀。
【采收与加工】
栽种当年9~10月停止生长后即可收获。将刨出的块根,除净泥土即为鲜地黄。将鲜地黄放在火坑上慢慢烘焙,至内部逐渐干燥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取出,堆放1~2天,再焙至干即为生地。生地加黄酒50%,使酒没过地黄,于罐内或其他容器内封严,放入水浴锅内加热,炖至酒被吸尽,取出晒至外皮稍干即为熟地黄。
【留种技术】
1.倒栽:即在7月中、下旬,于当年春种的地黄地内,选择优良单株刨出,栽植于留种田内,奎到春季挖出分栽,随栽随挖。
2.窖藏:秋天刨收春地黄时,选无病、形状好的大小块根,立即贮藏于窖内,加强管理,至翌春取出栽种。
3.春地黄露地越冬:春种较晚或生长较差的地黄,块根较小,秋天可不刨,留在地里越冬,待翌春栽种时,刨出,选无病虫害、形状好者作种栽。但块根较大不宜采用此法。此外,地黄品种容易混杂退化,还应加强良种繁育工作,以保证生产用优良品种。a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欧亚贸易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欧亚贸易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