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6日 12:09:24 来源: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1
天然降水是试验区土壤水分储量的补给源,因此土壤的水分特征主要决定于年内降水的季节性变化[10]。取微地形各层次的平均值作为各月土壤含水量值,得出微地形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图1)由图1可以看出,各微地形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规律是相似的,基本与降雨的季节变化一致,但雨季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偿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008年降雨集中在8)10月,但8月份的土壤含水量仍然较低,直到9月份才有所回升,10月份达到。这是因为生长季前期雨量较小,土壤水分下渗较少,8月虽然进入雨季,但气温高,阳坡日照强烈,而且各种植被正处于生长最旺盛时期,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作用均较强[12],同时降雨入渗、再分布和土壤蒸发向深层传递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土壤含水量较低;9和10月较大的降雨量使土壤水分得到了充分补充,而且此时气温逐渐降低,日照强度减弱,植被生长进入生长缓慢期,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作用减小,土壤水分得到的补充多于蒸发和蒸腾的消耗量,故土壤含水量显着提高,到10月末超过生长季初期的土壤含水量水平。
在整个生长季中,2008年旱季各微地形的土壤含水量差别较大,进入雨季差异逐渐缩小,到2009年旱季差异又逐渐明显。这说明微地形对旱季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大于雨季。各微地形中,缓台和切沟在整个生长季土壤含水量都,并且明显高于其他微地形及对照坡面,这两种地形特征有利于水分的储存;浅沟的土壤含水量在旱季低于坡面,进入雨季后逐渐高于坡面,说明浅沟在旱季消耗水分比坡面多(植被略好于坡面),但雨季能有效聚集降雨;陡坎土壤含水量在旱季与坡面差异不大,但是在进入雨季之后,尤其是9和10月明显高于坡面,塌陷的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生长季基本都小于坡面,只在8月稍高于坡面。
相关仪器:土壤水分速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