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土壤水分测定仪对不同年份土壤湿度变化的分析

2022年09月16日 11:51:53      来源: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0

分享:

  近年来,土壤水分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马柱国等对我国东部地区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张皓等研究了上海地区不同天气背景下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得出“10cm土壤湿度、波动剧烈,50cm土壤湿度、波动最小”的结论。

  方文松等研究用土壤水分测定仪来记录了河南地区土壤湿度的年变化特征,发现该地区在4、5月土壤湿度达到值,9、10月土壤湿度达到值;王建源等对泰安地区的土壤湿度进行了研究,得出该地区在6月土壤湿度达到年内谷值,8月土壤湿度达到年内峰值;张强等对敦煌地区的土壤水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地区土壤湿度年内出现了三高三低的特征,并且土壤湿度随着深度加深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土壤是一个时空变异的连续体,贮存于土壤中的水分因受降水、植被、入渗、蒸发等因素制约,也存在着空间的分布、联系、变化的不同。地球土壤水分是生态系统重要的影响因子,决定着土壤的演化和土地生产力,同时土壤水分是土壤侵蚀过程、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水热平衡及系统稳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利用土壤水分测定仪我们可以发现,土壤水分与降水过程密切相关,一个地区的降水和蒸发特征对其土壤水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针对喀斯特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在不同天气背景下的变异规律对喀斯特地区的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及配置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贵州位于我国云贵高原东部梯级大斜坡地带,全省山地占75.1%、丘陵占23.6%、平地仅占1.3%,是我国没有平原支撑的典型山区省份之一,研究区内地形崎岖、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分布有发育比较*的残丘溶原、峰林盆地或峰林谷地喀斯特地貌。碳酸盐岩分布广,岩石裸露率高,喀斯特面积占总面积的73%,耕作土壤面积小,以地带性黄壤、黄红壤为主,土壤分布零星且浅薄,石漠化比例大。

  本研究采用贵州12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测得的小时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分析不同天气背景下各层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以期探索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的变异规律,为溶岩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在持续干旱天气状况下,土壤中各层土壤水分含量均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较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大,但是因久旱无雨,整体上各层土壤水分都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变化。

  2、在持续干旱天气状况下,大部分观测站各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江口、玉屏、凯里在8月中旬持续干旱的天气背景下,各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

  3、一次降雨过程中,10~20cm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急剧增加,土层越深,含水量变化幅度越小。随着降雨停渗时间的延长,10~20cm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明显减少,下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则稳定增加。

  4、在持续阴雨的天气状况下,大部分土壤水分观测站20cm和30cm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与降雨量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因为0~30cm土层的作物根系分布密集,接纳雨水能力较强。镇远、玉屏、铜仁、荔波的深层土壤水分含量也与降雨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这与土壤质地的持水能力有关。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只有降水量和土壤体积含水量,因此只是降水对土壤体积含水量影响的研究,并没有考虑温度、辐射、蒸散等气象因子,因此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气象因子对土壤水分的综合影响,以及不同量级降水对各层土壤水分的综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93738","Title":"土壤水分流动对农田中养分肥力的影响","OrderField":"Prev"},{"ID":"93742","Title":"河南地区土壤水分的一年内变化的分析","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