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间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分管理技术
2022年09月16日 11:14:02
来源: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6
水稻在田间的生长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水的供应,所有的生理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才能完成。我们可以利用土壤水分速测仪对田间水分进行定期监测。水稻在田内的生育期较长, 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我们应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水规律, 调节水分的供给量, 促进生长发育。
同时也要考虑田内水层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田内的环境条件, 尤其是土壤内的环境, 这些因素也都直接影响着地上部秧体生长发育和地下部根系的生长状况, 最终影响产量与质量, 所以说水稻田间的水分管理是夺取水稻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1.移栽期 无论采用哪种育苗方式培育的秧苗, 也不论是采用手插、机插或抛秧方式移栽秧苗, 移栽期间田面的水层管理是一致的。要求田面保持1~2cm的水层, 也称为“瓜皮水”或“花达水”。在这样的水层条件下, 有利于插秧作业, 提高插秧质量, 插后易使根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不漂秧, 不缺穴。使秧苗根系处在通风良好, 土温较高, 土壤营养条件较好的泥层中。
2.返青期 移栽后因根部受到损伤, 老根吸收能力弱, 新根尚未长出, 茎叶部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返青
期的主要任务是促使秧苗多生根快扎根, 及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供应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田间水层管 理是秧苗恢复快慢的重要因素, 此期田面要保持2~3cm的水层,既要满足秧苗对水分的需求量, 也有利于提高水层内和土壤内的温度, 促使低节位分蘖芽萌发。此期应严格控制水层不能过深, 但遇到不利的寒潮天气时,方可加水层护苗, 能有效的避免低温冷害的影响, 寒潮过后,立即排水, 保持原水层管理。
3.分蘖期 返青后稻株立即转入分蘖生长, 分蘖期是稻株地上部与地下部迅速生长, 需要水分较多。而地下部根部生长不仅需要足够的水分, 还需要充足的氧气。分蘖期应实行浅水层管理, 田面水层控制在3cm左右为宜。在浅水层的条件下, 日光可以直接照射土壤及稻株根基, 使水温和土温同时得以提高, 促进低节位分蘖芽的萌发并及早分蘖。
同时在较高水温和土温的环境下, 有利于提高有机肥料的分解速度和养分的吸收速度。只有在根系吸收能力很强的前提下,才有利于稻株体的协调生长, 才能实现早分蘖, 多分蘖。浅水层管理还可有效防止潜叶蝇的危害。分蘖期无水层或水层过深都不利于分蘖的产生和生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