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湿度的气候分区研究
2022年09月16日 11:00:54
来源: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0
认为有更多的降水数据的气象站和均匀分布,但也有相对较少的气象站的土壤水分速测仪测定的土壤水分数据,以确保稳定和气候分区的合理性,使用索引的年降水量类,参照文献,以250 mm和500 mm的等值线为干湿气候界限,把黄土高原分为3个气候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和湿润区。
又因为变差系数能够刻划气候要素变化的剧烈程度,降水量的Cv值愈大,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愈大,稳定性愈差,容易出现干旱。反之,Cv值愈小,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愈小,稳定性好,不易出现干旱。因此再以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为二级指标,其Cv=0.25的等值线大致呈东-西走向穿过黄土高原中部,Cv=0.30的等值线自陇中北部向东北倾斜至晋陕蒙交界处。Cv的南北变化也反映了偏南季风对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南北变化的影响。
一般认为,占田间持水量40%和60%的土壤水分,可确定为严重干旱和轻度干旱。黄土高原浅层土壤田间持水量8%~28%,从北向南增大。Ⅰ区、Ⅱ区以沙土为主,田间持水量Ⅰ区平均为22.5%,Ⅱ区平均为10.8%;Ⅲ区以沙黄土为主,田间持水量平均为19.0%;Ⅳ区以黄土为主,田间持水量平均为25.6%;Ⅴ区为黄土和黄绵土,田间持水量平均为24.2%。因此,各区严重干旱和轻度干旱的土壤湿度界限分别为:Ⅰ区9%和13%,Ⅱ区5%和7%,Ⅲ区10%和15%,Ⅳ区10%和14%,Ⅴ区10%和14%。
草原化荒漠带土壤严重失墒区(Ⅰ):包括宁蒙黄河沿岸地带、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以及甘肃靖远—白银—景泰—永登一线,属黄土高原的草原化荒漠地带。区内年降水量140~250 mm,Cv值介于0.25~0.41之间,植物生长期4—10月10—50 cm土壤湿度只有4%~8%,由于降水稀少且稳定性极差,干旱频率高[20-22],经雨季土壤水分恢复期之后,10月土壤湿度不足8%(表1),土壤水分难以得到补偿而处于强烈干旱状态。
荒漠草原带土壤失墒区(Ⅱ):包括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宁夏盐池一线。区内年降水量250~350mm,Cv值介于0.25~0.30之间,植物生长期10—50 cm土壤湿度6%~8%,虽然降水比Ⅰ区多,但由于靠近毛乌素沙地,下垫面干燥,蒸发量大,造成土壤失墒快。经雨季土壤水分恢复期之后,10月份土壤湿度5%~7%,土壤水分难以得到补偿而处于干旱状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