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指数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分析
2022年09月16日 10:17:20
来源: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1
土壤水分速测仪分析植被指数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土壤水分对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它制约着土壤中养分的溶解、转移和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对植被生产力产生重要作用。同时,土壤水分又是植物耗水的直接来源,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重要影响。
土壤水分状况不仅决定植被的格局,也决定植被的稳定性,对植被生长和分布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将引起土壤湿度的变化,土壤湿度的改变也对地表覆盖产生重要影响。在目前我国北方干旱化形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研究土壤湿度与植被的关系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对土壤湿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湿度的变率及其影响因素、土壤湿度的垂直变化特征、局地土壤湿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而对于植被指数与土壤湿度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这主要与我国土壤湿度资料缺乏、有历史积累的土壤湿度观测数据气象台站不多有关。
土壤水分测定仪研究筛选我国北方地区土壤湿度资料较为完整的气象台站数据,与植被指数相结合,研究我国北方地区的植被指数对土壤湿度的相互关系,探讨不同区域植被指数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西北地区的土壤湿度则呈增加趋势,在80年代中后期,土壤湿度不断降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土壤湿度较低,而90年代后期土壤湿度不断增加,这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变有很大的关系,造成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河流径流量增加,导致土壤湿度增加。对于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农田土壤的湿度下降,变化剧烈,其次是草地,而森林和荒漠土壤湿度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农田和草原的干扰比较大,造成土壤湿度剧烈变化导致的结果。
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是以粘土为主,粘土的保水和持水能力较强,而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土壤多沙土,沙土的保水和持水能力相对较差,而东北地区地处我国的季风气候带,有较为丰富的降水,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造成水分因子为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因此相对来说对土壤湿度较为敏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