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中科院解析染色质高级结构

2022年09月07日 14:57:52      来源:济南纵驰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4

分享:

导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在国际上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的高清晰三维结构:30纳米染色质纤维以4个核小体为结构单元,各单元之间通过相互扭曲折叠形成一个左手双螺旋的高级结构。
  
   每个细胞都是从单个受精卵细胞发育分化而来,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然而,人体却有着200多种不同的细胞,它们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千差万别。西班牙和美国 科学家于2009年分析了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全基因组,发现其中一个人的基因正常,另一个人却患有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红斑狼疮。
  
   原来,虽然DNA被人们称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但DNA在生命体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任何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调控等生命活动都是在DNA与其缠绕的蛋白质所 形成的染色质这个“生命信息载体”上进行的。生命体正是通过调控染色质结构,特别是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变化,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基因,最 终决定每个细胞的不同“命运”。这种现象就是近年来在生物学领域大热的表观遗传调控。
  
  不过,染色质的高级结构变化却像一个“黑箱子”,科学界对此一直没有搞清楚。因此,在很多文献中,研究者只好把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模糊地归咎为“该因子以某种方式改变了染色质的高级结构”。
  
  “长期以来,30纳米染色质结构一直是染色质和表观遗传学领域的‘老大难’问题。”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李国红说,结构都未被解析,表观遗传信息对其结构乃至更高级染色质结构的影响就更无从谈起了。
  
  结构生物学中常用的X射线晶体、核磁共振等方法,面对30纳米染色质纤维这样一个超大分子复合体都显得无能为力。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合适的研究手段和体系,近30年来,30纳米染色质纤维高级结构研究一直是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
  
  然而,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朱平的加入,为这项研究带来了新希望。朱平的专长是冷冻电镜三维结构研究,他与长期从事30纳米染色质及表观遗传调控研究的李国红发挥各自优势,搭建了一套染色质体外重建和结构分析平台。
  
  “冷冻电镜的原理其实二三十年前就有了,但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它是研究这类超大分子复合体结构最合适的手段。”朱平介绍说,生物物理所于2010年建成了的冷冻电镜研究平台,科学家也就有了破解30纳米染色质结构的“金刚钻”。
  
  这一研究的另一大难题是样品的制备。在人体内,任何环境细微的变化都会引起30纳米染色质的很大变化,在体外环境下就更难得到高度均一的样品。为此,李国红设计了一种体外自组装方法,精确控制实验环境,使其尽可能与体内环境接近,最终成功制备出合格的样品。
  
  “在现代生物学教科书中,30纳米染色质纤维一直被描述为由6个核小体组成的中空螺线管。”中科院前沿科学与局长许瑞明说,因此这项成果是一项可以写进教科书的成果。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89285","Title":"天津工生所利用明胶制备用新型蛋白酶","OrderField":"Prev"},{"ID":"89289","Title":"PH计结构组成的三大部分","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