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垃圾渗滤液常规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2025年11月11日 18:27:21      来源:深圳市禹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

分享:

因为垃圾渗滤液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垃圾等废物在堆放、填埋和焚烧过程中通过压实、发酵作用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为有机或无机有害成分的液体形态,通常具有成分复杂、氨氮(nh4-n)和有机污染物质(codcr)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高、重金属物质含量高,且伴,恶臭等主要特性。在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将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是*简便的方法。《GB 16889-2008》中渗滤液处理排放标准限值
垃圾填埋场根据填埋年限的长短可划分不同等级,填埋小于等于5年的可以定义为初期垃圾填埋场,填埋5-10年的可以定义为成熟垃圾填埋场,10年以上的可以定义为老龄垃圾填埋场。随着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增加,垃圾渗滤液水质情况均有较大变化,主要影响因素为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和设计构造,垃圾渗滤液的物质成分和浓度波动很大,随着垃圾填埋场年限增加,其处理难度也随之递增。国内大多填埋场通常远离城镇,因此其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有一定的实际困难,所以绝大多数垃圾填埋场设立有独立的渗滤液处理站来自行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也不尽相同,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垃圾渗滤液的常见处理工艺及优缺点点评。
                                             1.生物处理+膜处理工艺
1.1处理流程:预处理—微生物处理—膜吸附过滤。

采用工艺中温厌氧系统+MBR+RO。
1.2工艺讲解:
垃圾渗滤液通过调节池流入到中温厌氧池,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后进入缺氧段MBR 反映器中,与回流水混合进入好氧段MBR 进行曝气,去除渗滤液中的TN,好氧池出水进入MBR 分离器,将分离的污泥浓液回流至MBR 缺氧段,MBR 出水进入纳滤+反渗透系统,渗滤液经反渗透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
其工艺原理为生化反映和物理处理工艺,由于生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各单元之间密切协调配合,该工艺自控程度较高,技术风险较低,但对“老龄化”渗滤液处理难度较大。 
1.3缺点:
该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出水率较低,增加了回灌的难度,生物处理效果不稳定,生物菌种需要培养、驯化,增加了运行成本;对“老龄化”渗滤液的生化效果极差;运行不能长时间停运,需要连续运行。
                                          2.全膜吸附过滤处理工艺
2.1.处理流程:预处理—两级反渗透膜过滤。
2.2.采用工艺:两级DTRO 反渗透处理工艺。
 
2.3.工艺讲解: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原液经由调节池进入到高压泵后,通过循环高压泵进入到一级DTRO 反渗透膜过滤,出水后进入到二级DTRO 反渗透系统,经两级反渗透过滤后出水达标排放,循环进入到系统进行处理。一级浓液回灌垃圾填埋区进行集中处理,二级浓液回流到总进水口,系统总产水率在60%左右。
2.4优点: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能够间歇式运行、自动程度高、易于维护管理、膜产品类型多。 
2.5缺点:
该工艺于对渗滤液原水水质较为敏感,出水率容易受到SS、电导率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两级反渗透处理工艺中,前级预处理缺乏,容易导致反渗透膜堵塞,更换频率高,增加处理成本;出水率低(正常状态下为55%-70%),回灌难度大,增加运行成本。
随着国家出台更加严苛的环保标准,各地方环保标准的提升,真正能满足卫生填埋标准的填埋场并不多,许多填埋场因为投资所限无法按设计要求建造能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渗滤液收集系统。因此,环保技术人员不断尝试并完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不论是调节池渗滤液原液进行预曝气及预混凝沉淀的处理、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膜芬顿反应器处理及脱气膜脱氨处理,都为寻求更好的渗滤液处理技术。
 
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我国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为了建设标准化的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需要国家环保部门及环保技术人员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作更深入的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欧亚贸易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欧亚贸易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