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家用储能温控系统的 “神经中枢”:NTC温度传感器

2025年10月06日 14:08:01      来源:肇庆爱晟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4

分享:

家用储能NTC温度传感器.jpg

行业现状:

伴随能源结构转型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家用储能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家用储能系统正快速改变着现代生活方式。这一技术不仅为家庭用电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还在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和可持续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家用储能工作应用原理及技术解析

1、应用原理:

太阳光伏板通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模组构成的储能单元内(储能装置),为家庭持续供应绿色电能。在日常用电环节,控制系统将通过逆变器来实现电能转换,直流电经双向DC/AC变换器处理,转化为220V/50Hz标准交流电,匹配各类家用电器负载需求。

2、技术解析:

家用储能系统作为高度集成化的智能能源管理平台,主要由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监控模块、双向逆变器等三大核心器件组成,各部分协同运作实现能量的高效存储与灵活调度。

储能BMS系统:作为家用储能模块的“神经中枢”,主要由主控制器、电池监测模块、能量管理模块、通信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组成,共同实现电池生命周期智能化监控。

电池监控模块: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NTC温度传感器,实现电池组多维度数据监测(分别监控其电压、电流和温度变化)。NTC温度传感器主要以直接接触方式部署于电池表面或内部关键节点,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至主控制器,为电池热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双向逆变器:作为家用储能系统与外部电路的 “传输桥梁”,双向逆变器具备交直流电能双向转换功能。在充电状态下,将外部电能(电网或光伏发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于电池组;放电模式时,可将电池直流电逆变为稳定的 220V/110V 交流电,满足家庭用电需求。

二、家用储能温控如何实现——NTC温度传感器

家用储能系统的温控管理是保障电池性能与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环节,通过NTC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温度精准控制。储能模块由多个电池组构成储能单元,主流温控技术主要采用液冷与风冷散热模式,下方来详细解析下如何作用:

液冷散热:当NTC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电池组和逆变器温度过高时,控制器会马上开启散热模式:冷却液先后流经逆变器以及电池箱,此时冷却液吸收逆变器以及电池箱内的热量,提升逆变器以及电池箱的散热效果,提升散热均匀程度;确保电池箱和逆变器能够正常工作。

风冷散热:风机抽取外界空气后形成气流并向容纳腔内吹拂,用于对逆变器以及电池箱进行散热。当系统检测到温度上升时,风机自动提升转速,强化空气流通效率,加速热量交换。

风冷散热与液冷散热系统联动运行,在低负载场景下由风冷独立散热,高负载时两者协同工作,形成复合温控方案,将电池工作温度波动控制在±0.3℃以内,有效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40%以上。

结论:作为家用储能系统的“温控管家”,储能NTC温度传感器通过实时采集电池组和逆变器中心温度,实现智能化监控技术,实时对储能、充放电、电能转化等高效管理。真正实现清洁能源与安全用电深度融合,重塑未来家庭能源生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欧亚贸易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欧亚贸易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