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应用
2025年10月02日 15:40:15
来源:上海怡健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4
是英国医师Brain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经咽喉腔人工气道通气技术使用中通过气囊来封闭食管和咽喉腔,在心肺复苏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可在正压通气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及静脉给药,而面罩通气往往存在通气不足和气道管理缺陷等缺点,而需要完备的器械和娴熟的插管技术,且往往在等待麻醉师到达的过程中错失抢救时机。在临床广泛使用中体现出来的简便性和高效性,本文结合本院老年科收治患者大多为失能失智老人,且多种疾病于一身,长期卧床,更要求在心肺骤停的抢救中快速、高效地建立有效通气来提高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是用于心脏骤停或猝死的意识消失患者的微创气道通气工具。双腔型由一个充气罩和两根管子组成,插入患者口腔,气管的通道连接保证肺通气,的通道起到防止胃胀气和防止返流的保护作用。面罩连接,虽然简便,快捷,,但面罩的缺点是:①不易密封,使有效通气量减少;②昏迷患者使用正压通气,易使气体进入胃肠道,导致返流和误吸;③操作者难以兼顾其他重要操作,如心脏按压和给药。所以,和面罩比较,无需在面部形成封闭,不需要进行头、颈、下颌的操作,复苏者可进行其他操作,如心脏按压、给药。血氧饱和度上升快于面罩。比面罩通气更加安全有效,比简便,一般不需要即可插入。没有使用经验的医护人员次插入成功率为80%,再次插入成功率为98%。易于快速插入,多种体位下均可完成,且不影响心脏按压。功能上实现了食道和呼吸道的隔离,具有胃引流通道分别管理气道和食道,与解剖结构吻合少量充气便可通过与解剖结构的一致而形成良好密封,其密封并非是靠增加黏膜压力而形成的,特别适用于急诊抢救时需紧急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患者,即使位置不很理想也能达到呼吸通畅的目的。易于快速插入,多体位下均可完成,伤,且不影响心脏按压。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欧亚贸易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欧亚贸易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