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工作原理和工艺特点

2025年04月14日 14:54:01      来源:广州市白云区富鑫空气过滤设备厂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

分享:

  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工作原理和工艺特点
  在国内CNG加气站有两种运营模式:母子站运营模式和标准站运营模式。本窗口将陆续介绍CNG加气站方面的知识,今天主要介绍CNG加气母站的工作原理和工艺特点:

  运行原理
  从管道输送来的原料天然气进站后,先经过滤、计量(供气单位安装),然后进入低压脱水装置,脱去其中的水分,使其露点达到或低于国家汽车用标准(即标准状态下-55℃),然后经缓冲器进入天然气压缩机撬块。本套系统采用撬装式压缩机系统实现对气体的压缩,通过优先控制盘来对气体进行管理.进入撬装式压缩机系统的干燥气体,经过多级增压后,压力达到25Mpa.级间气体通过风冷却器和油水分离器后进入下一级.压缩机系统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对整个系统进行信号采集、故障诊断、故障显示、优先顺序控制、顺序启动/停机等全过程管理,以无人值守全自动方式工作。压缩后的高压气体经过压缩机撬过滤后,通过优先顺序控制盘通向储气井、加气机和加气柱。通过加气机实现对天然气汽车的加气,通过加气柱实现对天然气拖车的加气。储气井分三组实现顺序供气来提高气体的利用率,同时配置一台双枪加气机。加气机可自动顺序加气,自动到压关闭,计量显示,并配有应急关闭阀门。

  工艺方案特点
  (1) 进站安全切断系统:进站天然气管道上设置紧急切断阀,在切断阀后设有高效过滤器。
  (2) 脱水再生系统:根据原料气净化处理情况,原料天然气在开采生产过程中只进行了简单的油气水常温分离,因此,原料气在工况下的饱和含水是存在的。含低压饱和水的天然气经增压至25MPa,将形成部分游离水及工况下的饱和水;游离水及重烃经压缩机分离过滤脱除;压力为25.0 MPa,温度为45℃工况下的饱和水含量仍达不到CNG汽车用气露点要求,所以原料气必须经过脱水,脱出饱和水,进一步降低天然气露点,使之小于-55℃(标态下露点),达到CNG充气气质要求,也为子站运行提供了保证。加气站内的脱水工艺采用分子筛吸附剂。天然气脱水装置设置在压缩机前面,天然气进入脱水装置,脱出游离的水分和油分。干燥器填料饱和后需用天然气再生。为避免浪费,脱水装置的再生气由原料天然气中取得。
  (3) 天然气含水分析系统:在脱水装置后设在线微量水分析仪,实时监测成品气中的水含量,二次仪表设在控制室内,如发现露点高于-55℃,则必须切换脱水装置。
  (4) 调压系统:考虑到输气站来气的气压随用气量的不同会产生波动,为保证压缩机进气压力平稳,使压缩机能尽可能在其设计点工作,站内设置一套调压系统。
  (5) 全站安全监控系统:除由PLC自动控制的系统气压、油压、温度、振动及过载等涉及安全的保护外,系统布置了多点可靠的超压天然气卸放装置;同时站内按GB50156-2002的要求布置了由PLC控制的可燃气体报警器及切断装置,该装置与供电、供气系统形成了闭锁关系,可自动切断压缩机进气和供电。根据用户需要还可以将上述监控点与计算机联机构成计算机远程集中监控系统。
  (6) 自动化控制系统:CNG加气站设备处在易燃、易爆、高压和重载的工作环境中运行,装置的自动化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经济运行指标和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压缩机系统实行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管理,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采用了电机软启动、闭式卸压无负荷启动;系统油压、电流、温度、气压自动监控;自动排污系统;多撬块运行自动启动;计算机控制的经济运行控制系统;PLC自动顺序供气控制系统;自动温度补偿及售气安全装置等等。
  (7) 高压管道及设备的安全泄放:压缩机系统各级安全泄压天然气在压缩机房外集中泄放;贮气罐排污泄放天然气在污水罐处集中泄放。
  (8) 废气回收系统:压缩机系统各级排污泄放天然气进入废气回收罐,在废气回收罐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将排污气中所含油水分离出去,油水沉积在罐的底部,天然气从上部进入压缩机前级进气管道,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及减少浪费的效果。
  (9) 在加气站装置配置中,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提供计算机经营管理系统,以适应用户多种模式的营销管理要求。
  我们建议采用MICHELL天然气露点检测法对CNG中水露点值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300896","Title":"通风设计中防治煤灰纱形成污染物因素分析","OrderField":"Prev"},{"ID":"300898","Title":"中国空调市场的两大发展主线","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