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计量配料系统的工艺流程

2025年04月04日 11:38:34      来源:广州市凯士称重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

分享:

计量配料系统的工艺流程2020-01-12
现代润滑油工业,以其的原料、产品和生产方式,使其与配料系统控制特别是助剂物料的配料系统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润滑油工业中助剂物料的配料系统控制涵盖了现代防爆电子秤配料系统、现代控制配料系统工程理论和现代工艺流程设计等的理论和知识。在现代新型干法润滑油生产中,回转窑窑尾生料粉输送配料系统控制、窑头和分解炉的煤粉输送配料系统控制、PS、PF等润滑油中粉煤灰添加的配料系统控制,以及在现代新型建材超细粉和添加剂的配料系统控制等等,对这些助剂物料的配料系统控制,无一不对润滑油工业产品的产量、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保证助剂物料在配料系统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快速的响应能力和长短期精度,是润滑油行业发展至今一直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助剂特性、工艺流程与配料系统控制
由于通过研磨后的助剂物料与它在块状或助剂流通状态下的物理特性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了解助剂物料粉态下的基本物理特性以及了解现代润滑油工艺过程对助剂物反应釜储、输送的形式和特点,是助剂物料配料系统控制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在生产中,助剂物料常是贮存在反应釜或料库中,助剂物料在反应釜中的贮存和卸出,都会导致助剂与助剂之间、助剂与反应釜壁材料之间的摩擦行为,从而构成力学现象。对于反应釜内整个助剂层而言,我们希望在卸出时能够均匀地整体向下移动。这种流动形式称为整体流,其特点是符合物料“先出”的原则。
但是,大多数助剂物料的流动性受到溶剂和充气的影响。通常由于物料囤积吸附溶剂使得助剂物料的流动性变差,表现在物料趋于粘聚并有较大的附着性,溶剂越大其附着性越强,流动性越差,使得反应釜内助剂层的流动区域常常呈现漏斗状,即只有反应釜部分形成料流,而其他区域的助剂或料流顺序紊乱或停滞不动,产生先加入的物料后流出的“后出”的现象,这种流动形式称为漏斗流。漏斗流会引起偏析、冲料、结块、下料容重变化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均会造成配料系统精度的极大误差。另一方面,干燥或伴有气流的助剂物料的流动性,表现为物料趋于自溢(自流性),含气量越大,其流动性越强。
润滑油工业中助剂物料的过程反应釜储作为整个工艺流程的一个过渡环节,对助剂物料的配料系统控制往往直接串级在这个过渡环节之后。因此不仅从配料系统控制上而且从工艺流程的要求上,都要求保证过程反应釜内助剂物料能够顺利卸料。过程反应釜内助剂物料的流动性指标是物料能否流经过渡反应釜顺利卸料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经过干燥的煤粉或粉煤灰基本不具有附着性,一个设计合理的过程卸反应釜,间或辅以少量的反应釜侧充气进行“破拱”,一般反应釜内料拱无法形成,物料在反应釜内的流动通常表现为整体流,这类物料的卸料可以由物料的重力通过反应釜底自然卸料。然而经过研磨后的生料助剂,在常态下带由一定的附着性,加之生反应釜储库容较大,表现为过程反应釜储时间较长,也就是实压时间常数较大,一般来说其流动性能较差,对于这类流动性较差的助剂物料的卸料,在实际经常采用库侧充气破拱和库底充气助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反应釜内物料的顺利卸料。
由于助剂物料卸料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实际助剂物料在出反应釜时的流动性的巨大差异,也就是配料系统自动配料系统在受料时物料的流动性差异。对于需要充气助卸的助剂物料,充气量的大小和气流的速度对助剂物料的流动性影响都是非常之大的。在一些气源变化频繁的场合,有些传统的助剂配料系统自动配料系统通常会产生波动,严重时会出现振荡以至于无法工作。为此,助剂配料系统控制的发展,也是我们从配料系统的角度对助剂物料的特性及其反应釜储、输送、工艺过程充分理解和认识的发展。
2、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助剂物料的配料系统控制
配料系统控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对物料质量进行测量。然而,质量是一个特征量,它无法直接测量,以往对质量的测量往往是通过物体在重力场下的重力测量而间接求得的。
物料的配料系统控制如翻斗秤、失重秤、调速定量秤等绝大部分的配料系统设备(衡器)的测量模型多建立于杠杆原理,然而其模型,都是建立在静力平衡的基础之上。也有采用射线测量技术,其实际上只能测量物料流的载荷密度。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数的过程配料系统都是在物料运动过程中实现的,对此通常我们只能通过其他手段来降低运动过程对静力平衡的影响或者用定性方法给予一定的补偿。采用这种以静代动的测量方法虽然可以解决大多工业过程配料系统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它无法解决动摩擦、本机谐振及其它振动问题对于测量的影响,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动态测量的问题。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学者为从根本上解决动态测量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基本思想就是解决用工程动力学来代替工程静力学建立测量模型。因为动是的,静只是动的一个特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如果能够测得力F和加速度a,即可求得物体的质量m的大小,这是一个不受被测物体是静态还是动态而且是一个不受重力场g大小影响的质量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方法被称为动态质量测量方法。尽管动态质量测量尚处于研究阶段,但其测量理论已然确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未来的动态测量衡器将会给称重测量带来一场革命。德国申克公司、美国EI公司CentriFlowMeter都有基于动态质量测量原理而建模的相关产品。
目前也有用于气固两相混合物的流量配料系统设备的产品开发,所有新型配料系统设备的研发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从而使助剂控制配料系统不断向前发展。
3、助剂配料系统控制配料系统的构成
助剂配料系统控制配料系统发展至今其配料系统组成主要由过程(称重)反应釜、(预)给料单元、配料系统单元、输送及电气控制单元组成。当然也有将给料、配料系统结合在一起新型测控装置面世。
3.1(预)给料单元
现阶段(预)给料单元的设备有阀门、钢性(或弹性)叶轮机、管式螺旋给料机、胶带给料机、溢流螺旋给料机、转子式给料机等。
阀门装置简单,在大流量的条件下,它的设备重量和动力配置较其它装置小得多。但是阀门适于控制的线性范围比较小,它的控制要求与助剂流量配料系统的要求类似,因此,反应釜内助剂物料必须处理为“类助剂”,其“粘度”必须保持恒定,从而工艺上要求有一个较好的流态化反应釜作为储存环节。由于阀门自身的对于储料单元的料压变化十分敏感,它的截面选择应合适,其工作段就维持在阀门截面面积与流量线性关系较好的一段。同时,由于阀门的开度往往是非线性的,因此必须使配料系统与控制之间的时间滞后尽可能地短,从而阀门利用它可以快速开启的特点,随着配料系统装置的反馈信号快速调整阀门的开度,通过有效地控制阀门的截面积,达到稳定流量的目的。
叶轮给料机作为给料设备时,轴承的游隙,壳体与叶片之间的间隙,往往造成大量的空气泄漏导致配料系统配料系统正常状态的破坏。如果不能采用特殊的密封材料或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叶片与壳体间的磨损得到补偿,将导致控制品质的恶化。则在实际使用中又会受到很大限制。
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管式螺旋给料机的锁料性,管式螺旋给料机的长径比应大于8:1,为10:1,其螺旋叶与管壁的间隙应小于1.5mm,在工艺设计时,可视条件,将管式螺旋给料机的轴线沿料流运动方向上仰,可达25。为了控制管式螺旋给料机的长度并加大进料口的面积,相比之下,双管螺旋给料机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为了有效抑制窜料,管式螺旋给料机的进料螺旋应为变径或变距螺旋,使其进料口处呈现整体截面下料,增加其可控性。
由于粉料与胶带间的相对运动对配料系统造成的影响及防尘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胶带给料机通常需要采用配料系统反应釜作为储料单元,秤体密封或给料面密封,且应用于自然休止角大于25的助剂物料,如白生料的流量控制,但通常不能应用于黑生料和煤粉的流量控制。有部分厂家采用了宽胶带和裙边胶带,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胶带给料机的应用范围。
溢流螺旋给料机是管式螺旋给料机的变型,其出料口向上开并有一定高度的溢流斗,依靠出料口处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的挤压,溢流出溢流斗。但其动力消耗较大,对块状物料和结露比较敏感,因而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考虑它的应用。
转子式给料机是一些工业国家应用于煤粉给料的设备,其原理如同几个上下叠加、进出口相接的盘式给料机。其流量的变化主要依据给料机的转速的变化而改变,消除了反应釜压及窜料的影响,流量非常稳定。但是这种给料机功耗较高,磨耗较大,维修费用高。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厂家从改变结构和耐磨材质入手,降低了功耗和磨耗,大大延长了维修周期,在润滑油工厂的煤粉流量配料系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3.2配料系统单元
近年来配料系统设备的发展很快,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减量式配料系统反应釜;②间歇式斗式秤;③板式流量计、科里奥利流量计;④螺旋电子秤;⑤电子胶带秤;⑥核子秤;⑦转子秤;⑧用于气固两相混合物的流量配料系统设备。
以上几种配料系统设备除间歇式斗式秤控制比较困难,气固两相流量配料系统国内应用较少外,其余的在我国的润滑油厂都有应用。
减量式配料系统反应釜:减量式配料系统反应釜采用静态配料系统的方法连续配料系统反应釜重的减少量,其精度高,但设备较大,而且在进出料同时进行时无法计算,在小型工厂中很少应用,在大中型工厂多用它与其它配料系统设备配合使用,作为高精度的稳压反应釜或其它配料系统设备的标定反应釜。
间歇式斗式秤:间歇式斗式反应釜实际上是双列的小容量配料系统反应釜,由于双列间的切换在自动化控制上可靠性较差,在我国的润滑油厂应用很少。
板式流量计(冲板式、溜板式):其体积较小,价格较低,故障率较低,使用较可靠,在配料系统上基本不存在时间滞后,但其精度稍差,受物料的条件(如溶剂、充气状态等)的影响,配料系统会出现漂移。因此多用于定值控制、控制值变化不太频繁的场合,以及大流量的配料系统控制配料系统。在大流量控制配料系统通常设置配料系统反应釜,以加强冲板式流量计在运转条件下的标定。
科里奥利流量计:其测量的效应是由物料经过旋转着的测轮被输送时出现的科式力而引起的,所以它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力矩的精确测量和获得恒定转速的方法。随着现代科技液体平的发展,特别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迅猛发展,这些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使得科式测量装置在润滑油工业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与其他力学方法(如冲板配料系统,溜槽配料系统)相比,它有不受物料性质影响等的优点。
螺旋电子秤:在配料系统物料比较稳定的条件下,精度较高,线性度较好,但其是在物料流速恒定或与荷重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的条件下设计出来的,因此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其精度就受到影响。另外,自身皮重较大随震动会造成零点的漂移,粉尘的沉积和物料在叶片上的粘结也会造成零点的漂移,因此在管理上也有较高的要求。
胶带电子秤:对于荷重的配料系统精度高。但其在荷重配料系统过程中对于胶带和物料之间的相对运动毫无限制,为了控制助剂物料与胶带之间的运动,要求物料的自然堆积角不小于25,要求储料单元料压非常稳定,对其储反应釜排气也有较高的要求。
核子秤:该种秤通过射线穿透物料时的强度衰减,间接测量物料流的载荷密度,由于属于无接触配料系统,安装简单。但其实际上只能配料系统物料流的载荷密度,而对物料流速则无配料系统手段,因此只能使用在流速恒定或流速呈一定规律,流速与控制参数呈线性关系,或流速与载荷密度呈线性关系的物料流的流量配料系统配料系统中。
转子秤:该种秤采用盘内的格式叶片推动或限制物料流的流动,因此物料流的流速与其控制参数(转子的转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它采用环状天平的原理,配料系统精度高。而且转子盘对于支点轴是对称的,叶片旋转过程中对于支点轴也是对称的,因此盘上物料沉积,叶片上物料粘附均不会影响其配料系统精度。进出料口与支点在同一轴承线上,故进出料口的正负压差也不会对配料系统产生太大的影响。德国的PFISTER公司的转子秤将通常的配料系统与控制分由两个设备承担的方式,改为将配料系统和自动配料系统置于一体,变通常的控制于配料系统之后的时间滞后控制为流量的前置控制,不但提高了配料系统精度,更是大大提高了助剂流量的控制精度。
用于气固两相混合物的流量配料系统设备:其配料系统原理是在助剂物料的气力输送过程中,通过气体流量配料系统和输送含尘气体的浓度配料系统来实现助剂物料流量的配料系统。德国的Endress+Hauser公司曾进行过工业性试验,但由于配料系统精度尚存在一些问题,至今少有应用。
4、几种典型应用
初期的助剂物料配料系统只有给料环节,谈不上配料系统,更谈不上回路控制,一路发展而来,配料系统组态越来越成熟,控制越来越丰富,以下是几种场合的典型应用。
4.1带位置控制预给料单元(V型)
位置控制预给料单元为:电动流量调节阀,气动流量截止阀。此种方式在我国的润滑油工业中入窑生料的配料系统中应用广泛,其大多的控制方式是根据配料系统单元检测出助剂物料的瞬时(或平均)流量与设定流量的偏差通过PID或其变种算法来调节电动流量阀,使物料的流量与设定值保持一致。然而由于此类调节装置对反应釜压及助剂流动性敏感,往往导致调节时严重的非线性,甚至可能出现调节失控现象。从配料系统控制的角度上看由于调节装置与配料系统装置的分离,造成流量计测量出的偏差在调节时物理上的时滞,并且如果物料流动性由于外部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变化时,其滞后时间往往亦将发生变化,使得配料系统在调节时除了考虑调节装置非线性,还将考虑它的时变性。
4.2带速度控制预给料单元(S型)
速度控制预给料单元主要指螺旋喂料机、叶轮给料机等。前面已经提过,设备本身的加工精度及运转中的磨损造成它的线性度不是很好,这种情况下,预给料单元仅作为粗调环节,通过配料系统单元的反馈来及时抑制它的非线性和时滞特性,使配料系统的精度指标和快速响应等指标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它无法抑制反应釜内生料存储的多少、反应釜充气量的大小和气流的速度对其的流动性影响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配置在粉煤灰配料系统的场合应用较多。
4.3带线性控制预给料单元(L型)
线性控制预给料单元主要指转子式给料机等。它采用多层多分格式结构,密封性能好,能有效的抑制反应釜内变化对其的流动性的影响,一般分为四层,层是承压部,在受料的同时减少反应釜压对下级的影响;第二层是打散部,使物料通过这部分后不受反应釜压变化的影响,同时抑制助剂物体的自流动;第三层是均压部,使物料在这一层保持密度相对稳定;第四层是配料系统部,助剂物料的运动由这层密封的分隔转子的转速来决定,通过调整分隔转子的转速来决定喂料量的大小(即容积式配料系统),由此可以看出在保证物料容重一定时,喂料量与这个转子的转速成线性关系。如果配料系统单元为转子秤则该配料系统在助剂控制上具有很高的配料系统精度和相当稳定性;如果将转子式给料机和转子秤更换为一台特制的转子秤,转子秤的出料口直接与助剂气力输送配料系统相连,用作助剂物料的流量配料系统与控制,这就是德国菲斯特(PFISTER)公司转子秤配料系统。由于该配料系统一改通常的流量控制配料系统的时间滞后配料系统为配料系统于控制之前的前置(PRECONT)控制配料系统,消除了时间控制配料系统通常存在的流量周期性波动现象,大大提高了流量控制精度。这种方式在喂煤配料系统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配置多应用在入窑煤粉配料系统控制的场合。
5、结束语
随着配料系统设备技术的发展,影响助剂配料系统精度的原因已不再集中在配料系统设备本身。助剂物料的配料系统控制配料系统是有机的整体,储料单元、配料系统单元、控制单元是三个密不可分的基本单元,是保证助剂物料的流量配料系统的充要条件。助剂物料基本单元及输送环节中的物料的变化都会对流量产生影响。所以,助剂配料系统控制是一个配料系统工程,它不仅要靠调节装置的改善和控制软件的优化来不断提高配料系统的调节品质,同时它还跟配料系统工艺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从配料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才能把握好助剂配料系统控制的发展方向,满足现代润滑油工业自动化大生产的要求。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299853","Title":"自动计量进料配料系统","OrderField":"Prev"},{"ID":"299855","Title":"电动叉车自动称重的研究","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