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COD与氨氮的关系

2025年03月19日 18:02:16      来源:无锡点创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4

分享:

COD与氨氮是每个污水处理从业者不能跨过的话题,COD与氨氮的关系也是我们要直面的,搞清楚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微生物服务!



COD与氨氮相爱的情况,一般发生在除碳工艺中(除碳工艺:只为了去除COD为目的,在去除COD的同时氨氮与TP也顺路除掉了),微生物在除碳工艺中同时利用两者参与代谢,缺一不可,就像热恋中的人那样,互相包容,形影不离!如世间美好环环相扣!


在除碳工艺中我们到的一个比例C:N:P=100:5:1,这个比较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营养比,该比例只适用与除碳工艺中,很多基础知识中根本没有做细致的介绍,导致很多小伙伴误认为所有工艺的营养比都是这个值,其实不是的,一般脱氮工艺:C:N比是4~6:1,除磷工艺:C:P=15:1。


所以,除氨氮可以用相爱的手法,提高CNP比到100:5:1就可以,之前写的非中毒情况下硝化崩溃能不能加碳源的问题,特殊情况下(不差钱并且放弃了硝化)是可以加的,只要营养比适合,多少氨氮(一般小于500PPM,大于500PPM一般采用物化预处理了)都能去除!

COD与氨氮相杀的情况,一般出现在脱氮工艺中,脱氮工艺中COD与氨氮分别参与了反硝化与硝化过程,相当于业主与供货商的区别,反硝化是集大成的业主,而硝化是配件供货商,大家不越界还能好好相处,如果跨界,业主想要自己做配件了,只能有一个结局,供货商出局!


这就是有机物冲击硝化的情况!


在脱氮工艺中,硝化细菌只占菌胶团的5%~10%,异养菌数量还是处在的地位,对于有机物的冲击,文献及教材中只给出来一个异养菌与自养菌争夺氧气。


但是,如果DO很高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实现同步硝化?


主流工艺下很难,所以,争夺氧气只是一个原因,在笔者十几年的高氨氮废水从业过程中,经过了多次的有机物冲击导致的硝化崩溃后,提出了优势菌竞争论,这几年写过的关于氨氮超标的文章中或多或少都有体现,但是没有详细说明过,本文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在脱氮工艺中,在异养菌数量处在地位的情况下,控制曝气池内有机物的量,人为的控制异养菌的代谢底物,使异养菌处在内源代谢,增殖速率缓慢,而自养型硝化菌在底物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氨氮代谢繁殖,扩大种群,使其在曝气池中处于优势状态,硝化得以建立!当在硝化池内有机物过多的存在,会导致异养菌过快的增殖和代谢,而自养菌增殖本来就缓慢的,两者不同的状态下,异养菌挤压了自养型硝化细菌的生存环境,异养菌成为优势菌种,自养型的硝化菌自然而然的被淘汰了!这也是除碳工艺(例如单纯的曝气池、经典SBR工艺等)中,很难建立硝化的原因!


所以,在脱氮工艺中,曝气池是尽量防止COD跨界的,在规范中就有要求进入曝气(硝化)池的BOD小于80PPM,实际控制中越低越好!世间美好还是不要互相伤害!(本文为摘录,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296177","Title":"2023年海量铸铁闸门存货,原材上涨迅猛抓紧预定","OrderField":"Prev"},{"ID":"296179","Title":"YHDDB-2009型便携式电导率仪说明书","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