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润滑油调合过程中影响抗泡性能的因素考察

2025年02月17日 12:44:30      来源:天津泓岳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5

分享:

 

摘 要:抗泡性是润滑油的一个关键性能。文章从抗泡头的种类、抗泡剂的加入方式以及调合温度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找出油品抗泡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表明使用进口lawler圆柱形抗泡头对油品的内在抗泡性能要求更加苛刻;抗泡剂采用逆流喷射器加入相对更好;调合温度在30~60℃范围内时,温度对油品的抗泡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抗泡性;抗泡剂;措施;润滑油

  设备运转时润滑油容易产生泡沫,主要原因是掺混空气,掺混的空气是以直径很小的球状气泡悬浮于油中。掺混空气的生成有两条途径,首先是空气通过油箱和泵的吸入管掺混入油内;其次是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气,溶解了一定数量的空气处于饱和状态的油液,流经节流口或泵入口段,当压力下降到油液的空气分离压时,油中过饱和的空气就会析出,使本来溶解于油中的微细气泡聚集成较大的气泡出现在系统中。从经济性和系统工作质量的角度来看,油中气泡对系统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主要表现为导致系统工作不良[1]、油温升高、加速油的氧化、油的润滑性能下降、加速密封件老化、导致气蚀的发生[2]等。所以抗泡性是润滑油的一项关键性能。
  目前,不同润滑油生产商、不同抗泡头所测得的抗泡性结果偏差很大,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降低了油品的一次调合率,影响了油品的出厂速度,还增加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成本。为此,实验室开展了对抗泡分析数据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应对措施的探讨。
  1试验部分
  1.1试验材料
  试验油品为大连润滑油厂调合生产的不同批次的抗磨液压油L-HM32、L-HM46、L-HM68,油品的具体性能指标见表1。
润滑油调合过程中影响抗泡性能的因素考察
  抗泡头分别采用进口lawler抗泡头(圆柱形)与国产抗泡头(球形),抗泡头的具体指标见表2。
润滑油调合过程中影响抗泡性能的因素考察
  1.2试验方法
  GB/T12579-2002(2004)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2 结果与讨论
  在抗泡剂加入量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油品抗泡性能的因素还有许多。如使用的抗泡头种类和分析操作的准确性、抗泡剂在油品中的分散均匀度、油品的调合温度和搅拌时间,都可能是抗泡性能的影响因素。
  2.1抗泡头种类对抗泡的影响
  进口lawler抗泡头(圆柱形)与国产抗泡头(球形)虽然都符合GB/T12579-2002(2004)中关于抗泡头孔径和渗透率测定的要求,但在结构、孔径、材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针对以上两种抗泡头,对其实际试验效果进行了考察,具体数据见表3。
润滑油调合过程中影响抗泡性能的因素考察
  2.2抗泡剂加入方式的影响
  抗泡剂一般不溶于油,它是以高度分散的胶状粒子状态存在于油中起作用的。因此,油品抗泡性能与抗泡剂在油品中的分散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抗泡剂在油中分散的越好,其抗泡性能就越好,抗泡持续性即稳定性就越好[3]。因此抗泡剂在油品中的分散性决定着油品的抗泡性能,抗泡剂的加入方式、加入流程设置的是否合理,对所调合油品的抗泡性能及其储存稳定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为了更加深入的考察抗泡剂的加入方式对抗泡剂在油品中分散性的影响,采用进口lawler圆柱形抗泡头对采用逆流喷射器所调合的油品和未采用逆流喷射器所调合的油品,进行了抗泡分析,试验结果见表4。
润滑油调合过程中影响抗泡性能的因素考察
  可以看出,不同的调合温度对抗泡剂在油品中的分散性能影响不大,但考虑到复合剂、黏指剂和降凝剂在油品中的溶解性能,建议调合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上。由于以上试验均在实验室进行,油品的搅拌采用的是电磁搅拌,所以出现了部分油品的抗泡分析数据较大,不如实际出厂的好,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抗泡剂采用逆流喷射器加入后在油品中的分散性较好。
  3 结论
  (1)使用进口lawler圆柱形抗泡头对油品的内在抗泡性能要求更加苛刻,但可以更好地把好油品出厂抗泡质量关。
  (2)抗泡剂采用逆流喷射器加入,可以明显提高使用进口lawler圆柱抗泡头油品出厂分析的抗泡一次合格率,显著提高油品的抗泡性能。
  (3)调合温度在30~60℃范围内,温度对油品的抗泡性即抗泡剂在油品中的分散性影响不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291212","Title":"轴承制造关键技术研究","OrderField":"Prev"},{"ID":"291214","Title":"FAG电绝缘轴承的性能","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