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渗碳及碳氮共渗零件硬化层深度及表面硬度检测方法

2024年12月31日 08:03:56      来源:重庆里博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1

分享:

1硬化层深度检测方法

1、适用范围

1)渗碳和碳氮共渗硬化层(DCA深度大于0.3mm的零件。

2)经热处理至硬度值后,离表面三倍于硬化层处硬度小于450HV的零件。

 不能达到上述条件的钢件,经协议可另行确定硬化层深度。对于离表面三倍于硬化层处硬度大于450HV的零件,可采用比550HV大的硬度值(以25HV为一级)来测定硬化层深度。

2、技术规定

 1)、渗碳或碳氮共渗淬火后,硬化层深度,从零件表面到维氏硬度值唯550HV处的垂直距离。

 2)、测定硬度锁采用的检测力为9.807N1kgf)

 情况下,经协议,也可采用4.903N0.5kgf)范围内检测力,或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检测。

 3)、硬化层深度用字母DC表示,单位用mm,数字为小数点以后二位。

 4)、若采用其他检测力或其他硬度值时,则应在字母DC后指明。

3、试样及准备

 1)、硬化层深度测量应根据图纸要求,在图纸上的布维进行。

 2)、按规定,应在热处理后的零件横截面上测量

 3)、在垂直淬硬面上切取试样,切断面作为检测面。检测面应抛光成镜面,在切断和抛光过程中注意不因温度、变形等影响检测面的硬度。不可使检测面边缘形成倒角。

4、硬度检测

1)、硬度压痕应在的宽度为1.5mm的范围内,沿与表面垂直的一条或多条平行线上进行。两相邻压痕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压痕对角线的2.5倍。

 2)、结果处理根据绘制的每条曲线,可得知从零件表面到550HV处的垂直距离,如果这两个数值的差小于或等于0.1mm,则取他们的平均值作为硬化层深度;如果差值大于0.1mm,则应重复检测,核实准确数据。

5、硬化层深度的校核

2表面硬度检测方法

渗碳后淬火回火和碳氮共渗后淬火回火的零件表面硬度,通常使以维氏和洛氏硬度表示。表面硬度的检测也可根据硬化层深度来选择合适的检测力进行测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282713","Title":"旋耕机的使用注意事项","OrderField":"Prev"},{"ID":"282715","Title":"新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硬度对照表及换算方法","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