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行业市场热点及动态分析
2023年09月12日 09:50:49
来源:广州富生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4
(1)整合、兼并、上市融资成为行业市场主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本的对接是企业发展壮大绕不开的通道。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产业升级,2015年众多环保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寻求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剧。一些发展较好的水污染治理企业不断谋求上市融资等快速做强的发展路线,今年内又有一批水处理公司多方寻求融资渠道,包括风投、重组和上市等形式。一些拥有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环保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兼并的热点,更多的拥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走向世界。
(2)水污染治理企业呈现两极化发展
在行业的兼并、整合、上市融资大潮中,一部分强势企业往往能够凭借自身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积极寻求破局,突破区域瓶颈、规模瓶颈,或扩展产业链,或丰富产业结构、布局新的细分领域,甚至混业并购、寻求业务转型。然而,另一部分实力不强又转型不成功的企业,本年度在这场环保发展争夺大战中宣告失败。
(3)大批外来资本进入水污染治理市场
在《水十条》影响下,2015年水污染治理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本身加大对水污染治理行业的资金投入;二是政府放手让更多社会企业进入水污染治理行业建设中来,扩大行业建设队伍。政策上资金准入门槛的降低,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原有水务企业“跑马圈地”;另一方面也吸引了行业外拥有国资背景和深厚财力的各类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纷纷摄入环保领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然而,也有专家表示:“大批资本进入,在规模有限的市场上‘跑马圈地’,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大打价格战,掀起低价竞标之风。其后果就是扰乱整个环保市场,伤害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也会影响环境治理的效果。”
(4)水污染治理综合服务业发展迅速
一直以来,核心技术和综合服务能力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环境公用设施和工业园区作为推进第三方治理的两个重点领域。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效拉动了环境服务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有效促进了水污染治理企业由单一的产品和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向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环境服务转变。
(5)政策催生PPP模式盛行
2015年,在水污染治理领域,以“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为长期合作理念,公私合作的PPP模式发展迅速,通过PPP合作模式,政府可以将BOT、TOT、BOO等项目以单个或打包的方式,与公司签订PPP项目协议,并可按照实际情况同时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根据PPP中心发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第1期,截至2016年1月31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业(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综合治理、湿地保护等二级行业)PPP项目共计978个,项目总投资需求5264亿元。其中,污水处理二级行业的项目数为614个,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总数的62.8%;污水处理二级行业的项目投资需求为1446亿元,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总投资需求的27.5%。
另外,2015年是PPP项目协议签订的起始年,随着大投资的出现,大集团的出现也是必然,在进行行业投资过程中,市场集中度提高是主要趋势,各家企业的未来发展不再是同进共退,而是渐行渐远。
(6)水污染治理企业海外并购活跃
2015年,水污染治理企业在国内大举融资并购的同时,部分企业将市场瞄准海外市场,将企业扩张之路迈入“国际化”。总结海外并购案例地点,涉及美国、意大利、新西兰、挪威、瑞士、泰国、瑞典等国家,大有走出、走向世界之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