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筛小筛分试验可以测定出煤泥的粒度组成以及各粒级产物在脱水设备中的质量特征,煤泥的结构是极其复杂且多变的。
(1)煤泥是一种固体颗粒、水和少量空气并存的三相体系。
煤泥中存在着粘性结合,这种结合有单粒对单粒、单粒对粘团及粘团对粘团等诸多形式,形成带有孔隙的微团聚体或团聚体。
颗粒中的粘粒起着吸附、凝聚等作用。颗粒愈细,总表面积愈大,颗粒间相互接触和引力也愈大。
(2)煤泥的水分分为结构水,表面粘附水,表面吸附水,颗粒间水以及毛管水等。
结构水在机械脱水过程中是不可能脱去的;表面粘附水是水分子粘附于颗粒表面,通过水膜产生的。
表面吸附水是液体在固体表面上或微孔容积内积聚造成的,是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一般情况下,离煤泥颗粒表面愈近的水分子,受到的吸附力愈强。
毛管水是处在不同粒径的表面不平整的煤泥颗粒之间孔隙中的楔状水,主要为表面张力所保持,这些水分离颗粒表面较远。
颗粒中出现毛管现象后,颗粒之间的吸引力基本上消失,活性就强得多,但是当颗粒粒径减小,孔隙愈细时,毛管水保持得愈牢固,粒间的脱水速度则会降低。
(3)团聚体之间孔隙的大小和形状差异很大。
彼此相隔开的孔隙只能通过较小孔隙和通道相互连通。
这样,煤泥在脱水筛的脱水过程中,毛管中一部分水被脱去后,由于孔隙是大小不匀的,常有一小部分孔隙被随水流而下的细粒煤封闭,自由态空气和水分也被封闭在孔隙中。
团聚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如在筛面滚动碰撞),有可能被粘粒包裹。包裹体里面的水分,用一般的离心脱水机械是很难再脱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