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辉瑞案例】如何解决Suzuki−Miyaura放大难题?

2023年07月09日 11:56:50      来源: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6

分享:


图片

背景介绍

美国辉瑞公司研发部化学研究与开发部的研究人员在合成具有潜在活性的候选药物CRA-680(1)时,需要采用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

图片

图1. GMP阶段合成的CRA-680及明显杂质

实验研究中发现,反应快速加热至70℃始终能得到>90%的产品,总杂质为6 ~ 10%,实验室中分离收率为80%,产品纯度优良。

随后研究人员将规模放大至一公斤,实验结果发现多种杂质水平明显升高,产品分离收率降低至56%。副产物5达到18.7%,去碘杂质6达到9.4%,还有少量其他杂质,包括吲哚二聚体7、异喹啉二聚体8和异喹啉硼酸9,其含量为1 ~ 2%。

研究内容

针对上述釜式实验结果,研究人员确认是放大导致了反应结果变差,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 反应釜搅拌率和温度升温斜坡已经达到了生产设施的上限,加热升温时长(30分钟)比理想的反应加热时间(15分钟)长;

  • 非均相反应物混合不充分。

从釜式放大反应中发现的问题,促使研究人员开始对该反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研究发现如果能满足即时混合和加热的要求,就能在产能放大后获得更好的收率。因此研究人员把连续流工艺作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方案:

图片

图2.连续流方案设计

该反应在连续流设备上表现良好。通过检测,原位产品收率为91%,分离收率为80%。

图片

表1. 连续流工艺和釜式工艺结果对比

  • 在流动反应中观察到的副产品5为3.0%,而在批量过程中则为18.7%;

  • 脱碘杂质6的检测率为2.6%,而之前为9.4%;

  • 杂质7和8的检出率小于0.5%;

  • 产品(1.4公斤)以80%的产率分离出来,纯度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釜式条件下的次放大试验中观察到的两个的杂质被大大减少。

研究小结


  1. 研究人员成功地开发了一种连续流工艺,以解决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放大中的杂质问题;

  2. 连续流快速加热和良好的混合是该反应成功的关键;

  3. 连续流工艺明显优于釜式工艺,该反应成功地在1.6 kg的规模上进行,产量从56%增加到80%;

  4. 与面临产量规模放大挑战的釜式工艺不同,连续流工艺可以满足更大的生产需求。

————————————————

参考文献: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22 26(12), 3283-3289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240647","Title":"MLCe超精密车铣一体机有哪些优势!","OrderField":"Prev"},{"ID":"240649","Title":"豪力辉动力刀座特性及出厂标准精度测试","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