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氨气中毒发病机制

2023年06月18日 12:13:47      来源:济南鸿安电子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6

分享:

氨气中毒发病机制

氨气中毒发病机制氨气是一种易溶的气体,有严重的黏膜刺激作用,因此主要作用部位是上气道。意外吸入高浓度可引起喉头水肿以致窒息。   氨在人体组织内遇水生成氨水,可以溶解组织蛋白质,与脂肪起皂化作用。氨水能破坏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影响组织代谢。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烈刺激作用。   1.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高浓度氨气,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惊厥、抽搐、嗜睡和昏迷。吸入浓度的氨可以反射性引起心搏骤停、呼吸停止。   2.氨系碱性物质,氨水具有的腐蚀作用。碱性烧伤比酸性物质烧伤更严重,因为碱性物质的穿透性较强,皮肤的氨水烧伤创面深、易感染、难愈合,与2度烫伤相似。   3.氨气吸入呼吸道内遇水生成氨水。氨水会透过粘膜、肺泡上皮侵入粘膜下、肺间质和毛细血管,引起:   (1)声带痉挛,喉头水肿,组织坏死。坏死物脱落可引起窒息。损伤的粘膜易继发感染。   (2)气管、支气管粘膜损伤、水肿、出血、痉挛等。影响支气管的通气功能。   (3)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坏,通透性增强,肺间质水肿。氨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淋巴总管痉挛,淋巴回流受阻,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氨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上述作用最终导致肺水肿。   (4)粘膜水肿、炎症分泌增多,肺水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狭窄等因素严重影响肺的通气、换气功能,造成全身缺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231956","Title":"德国布鲁克x射线衍射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OrderField":"Prev"},{"ID":"231958","Title":"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追捧立式打包机","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