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1日 18:03:38 来源:开封市中仪流量仪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8
基于MSP430F149的电磁流量计总结
1.结论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环境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电磁流量计会向小型化、高集成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样,电磁流量计还以其变送器结构简单、无可动部件、不阻碍流体流动、量程宽、无机械惯性、反应灵敏等优点, 在工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于此,本文在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电磁流量计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并结合可编程器件研制智能电磁流量计的新思路,实现了高测量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性能。其中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分析了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电磁流量计转换器的实现方法。
(2)设计了以单片机MSP430F149为核心的电磁流量计转换器的硬件电路, 包括A/D转换电路设计、单片机系统电路设计、键盘接口电路设计、LCD接口电路设计、电源模块电路设计等部分。在对核心电路进行了测试后,系统硬件电路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3)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的模块化设计,并给出了各个模块的软件设计的总体框架,这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且各个模块都达到了模块设计要求。
(4)分析了系统存在的各种干扰,提出了通过软硬件的结合考虑,大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集中于电磁流量计测量转换器系统的硬件基础方面的设计;而在软件编程方面,更多的是提出了软件编程的总体的框架,并开发了部分软件模块。
2.展望
根据本系统设计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当前电磁流量计发展的趋势,对于今后的电磁流量计的研究工作提出如下的建议和展望:
(1)对电磁流量计的励磁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优化励磁技术,以保证励磁磁场为均匀磁场。
(2)提高电磁流量计的智能化程度,硬件方面要在对外和对内通信方面做更多的工作,软件方面要进行更合理的软件开发,从而可以更好的完善电磁流量计系统的性能。
(3)对电磁流量计的抗干扰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提高系统采样频率和测量响应的速度,在集成度、精度等方面要更加专注,并且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不断的将新技术应用到电磁流量计系统的设计当中。在满足用户对流量检测要求的同时,并进一步降低电磁流量计系统的功耗和成本。
(5)在系统的励磁信号控制及频率输出精度方面要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工作, 因为频率输出不仅仅是单纯的软件上的问题。当系统要求的频率输出精度限定了,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可能会因此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参考文献[1]王梁永.基于IntelSOCl96KC的智能电磁流量计的研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2]蔡武昌,马中元,瞿国芳.电磁流量计.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3]李耀民.智能电磁流量计系统的研究开发:[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3 [4]佘艳.基于MSCl211的电磁流量计的研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 [5]周庆,王磊,R.Haag.实用流量仪表的原理及其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周庆,R.Haag,王磊.实用流量仪表的原理及其应用(第2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7]李磊.基于Intell6位MCU及CPLD的电磁流量计设计:[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8]唐淼.智能电磁流量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9]Schrufer,E:Elektri sche Messtechnik.Munchen:Carl Hanser Verlag [10]苏星.基于ARM的电磁流量计转换器的研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6 [11]黄子强.液晶显示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12]胡敏良.流体力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13]夏冠华.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流量检测仪表与系统的研究开发:[硕士学位论文].杭州: 浙江大学。2002 [14]杨根生,林辉渝.流量测量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杜,1986 [153(美)R.w.米勒.流量测量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5 [163孙江宏等.Protel DXP电路设计与仿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73清源科技.Protel DXP电路设计及应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8]杨小川.Protel DXP设计指导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93杨志亮.Protel 99 SE电路原理图设计技术.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0]刘国权,韩晓东.Portel DXP电路原理图设计指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1]孙江宏,李良玉等.Protel 99电路设计与应用.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1 [22]胡大可.MSP430系列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23]沈建华,杨艳琴,翟骁曙.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4]沈建华,杨艳琴,翟骁曙.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实践与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53邵贝贝.单片机嵌入式应用的在线开发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63胡大可.MSP430系列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开发.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文献[27]张唏,王德银,张晨.MSP430系列单片机实用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8]魏小龙.MSP430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及系统设计实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29]曹磊.MSP430单片机C程序设计与实践.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30]秦龙.MSP430单片机常用模块与综合系统实例精讲.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1]秦龙.MSP430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2J纪纲.流量测量仪表应用技巧.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33张建志.数字显示测量仪表.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34]张覃.基于MSP430F149的折弯机控制系统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