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YR-GFE-2S4多功能电力仪表轻松构建智能配电系统
2023年01月28日 10:17:37
来源:云南昌晖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2
本文介绍YR-GFE-2S4性能指标,分析多功能电力仪表应用优势,对YR-GFE-2S4在智能配电器中的应用做了设计举例。
1、多功能电力仪表的应用优势

图1 电量变送器加A/D卡在多功能电力仪表未研制出以前,为测量若干电参数,配电监控系统大量使用电量变送器加PLC或工控机,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①多个电量变送器体积大,接线复杂如在测量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时,需配置10多台电量变送器,联接线总数在70条左右。②成本较高对电量变送器送出的4-20mA电流需要进行A/D采样,要求就地设置一台PLC或工控机,初始投资大。③稳定性和精度差由于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文字符号:TA)后面带许多变送器,使得TV、TA的二次负载太大,系统测量稳定性和精度差。④故障率高,调试困难由于接线复杂,设备种类繁多,造成施工周期长,调试复杂困难。⑤谐波影响变送器的精度电网中谐波的污染越重,对电量变送器的影响就越重,从而使系统的精度受到影响。当研制出多功能电力仪表后,便在智能配电系统中广泛采用,它使系统结构简单,节省了投资,多功能电力仪表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多功能电力仪表与上位机通信连接示意图
多功能电力仪表优点①体积小,接线简单一台多功能电力仪表可监测几十个参数,大大减少了接线数量。②功能齐全,监测电参量多如YR-GFE-2S4多功能电力仪表(昌晖仪表制造有限公司产品),具有变送器、数显、数字接口的功能,对各电参量采样后,经CPU数据处理,表头直接显示;可输出0-5V(或4-20mA)相应的模拟电参量;与远动装置RTU相联,并配有RS232或RS485数字通信接口;具有设置倍率、接装附表和与微机数据交换等功能,可作为“一次仪表”,也可作为“二次仪表”、“三次仪表”。③稳定性好,不受谐波干扰多功能电力仪表均采用交流采样、真有效值方式,且采用数字接口RS485,具有光电隔离功能,因此系统稳定性好。④三表合一,减少占屏面积,且省去电量变送器柜,较“变送器加A/D卡”方案投资少。
YR-GFE-2S4可取代各种电量变送器,可分别安装在开关柜、配电柜,组成分布式电力监控系统、智能配电系统。
2、YR-GFE-2S4在智能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智能配电系统是通过通信网络将若干个采用了智能元器件的开关柜组合成一套具有遥测、遥控、遥信、遥调功能的系统。多功能网络电力仪表是智能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YR-GFE-2S4就是一种具有可编程测量、显示、变送、数字通信等功能的智能电力仪表,它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于一体,能完成变送器、数据采集及传输、分析及电能计量等功能。

完善的中、低压配电监控系统对多功能网络电力仪表有着较高的要求,而YR-GFE-2S4则符合智能配电系统的要求。其功能及性能指标为:①测量电参量方式采用高性能16位快速微处理器,对电网进行交流采样、真有效值测量。②测量和显示功能能同时测量和显示配电回路的相电压、线电压、线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能同时计量有功(吸收、释放)、无功(容性、感性)四种电能。③输入及测量精度输入标称电压为交流100V、220V、380V,输入标称电流为交流1A、5A,精度等级为0.5级。④仪表电源交流/直流90-270V,交流50Hz、60Hz。⑤通信功能可与上位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通信接口为RS485,通信地址(1-247)和波特率(4800、9600)均可设定。通信协议是Modbus,通信距离最长可达1200m,双绞线联接。⑥编程可经仪表面板键或用计算机通过RS485接口设定系统参数,参数存放在EEPROM中,参数包括通信地址、通信波特率、接线方式、TV和TA变比等。编程功能有电量显示的切换、系统参数的设置、输入方式的选择、电能脉冲输出、数字接口等参数。⑦电能脉冲、模拟量变送输出可编程选择有功电能(吸收、释放)、无功电能(容性、感性)的输出,可选择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中的两个电量输出。
YR-GFE-2S4多功能电力仪表()可以配合功能强大的开关(模拟)量输入输出单元、保护专用单元组成智能配电系统。可用于采用普通断路器的开关柜和配电柜中,也可对旧配电柜进行智能化改造,使配电柜中各配电线路具有智能功能;并把各配电线路联接到智能监控网络中,由计算机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而实现集中数据处理、集中监控、集中分析和集中调度的中低压智能配电系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