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9日 12:38:25 来源:上海双旭电子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3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四个阶段:
曝气设备的创 新:
曝气设备对氧化沟的处理效率、能耗和处理稳定性有关键影响,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给水体供氧;推进水流,使水流在池中循环;保证沟内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使氧气、有机物和微生物充分混合。针对上述要求,曝气设备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常规氧化沟曝气设备包括水平轴曝气装置和垂直轴曝气装置。
1)水平轴曝气装置为转刷和转盘。其中旋转刷较为常见,单独使用旋转刷通常只能满足水深较浅的氧化沟,有效水深不超过2.0-3.5米。因此,传统的氧化沟比较浅,占地面积大。近年来,带有旋转刷的水下螺旋桨的发展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山东高密污水处理厂有效水深4.5米,保证沟内平均流速大于0.3m/s,沟底流速不小于0.1m /其二,氧化沟所占面积大大减少,刷旋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但由于其供氧率低,能耗高,逐渐被另一种*的曝气技术所取代。
2)立轴式表面曝气器,氧化沟内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表面曝气器,一般安装在沟的转弯处,这种曝气装置提升能力大,氧化沟的深度可以为如荷兰PHV公司于1968年研制的Carrousel氧化沟,其一端中心有一个垂直轴在某一方向的低速表面曝气叶轮。叶轮转动时,除了给污水供氧外,还可以使沟内的水流向一定的方向。方向循环。该表显示,该设备价格较便宜,但耗能大,易出现故障,维修困难。
3) 喷射曝气。 1969 年,Lewrnpt 和其他人创建了一个实验性喷射曝气氧化沟 (JAC)。国外射流曝气多为加压式,而我国多为自吸式。 JAC的优点氧化沟的宽度和水深不受限制,可用于深水曝气,氧气利用率高。目前大型江淮在奥地利林茨,处理流量17.2万吨/天,水深7.5米。
4)微孔曝气,现在多采用微孔曝气装置,采用多孔空气扩散装置,克服了以往装置压力损失大、易堵塞的问题,氧气利用率高。
5)其他曝气设备,包括一些新型曝气促进设备,如浙江某公司研制的复合叶节流新型曝气器,氧气利用率高,浮于水面,易于维修,并具有良好的氧化能力。水下7米,推进能力很强,满足氧化沟曝气推进一体化的要求,同时满足氧化沟底部充氧推进。
氧化沟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欧洲有数以千计的氧化沟污水厂。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将的氧化沟技术引入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从原来的日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0万座以上污水处理厂。吨较为普遍,氧化沟工艺已成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氧化沟反硝化除磷工艺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脱硝除磷
传统氧化沟的脱硝主要是利用沟内溶解氧分布不均,通过合理设计在沟内产生交替循环的好氧和缺氧区,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它的一大优点是无需外部碳源即可在同一沟渠中实现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因此非常经济。但同一沟内好氧区和缺氧区的容积和溶解氧浓度难以准确控制,因此脱氮效果有限,脱磷效果几乎为零。此外,在传统的单沟氧化沟中,微生物并不总是处于硝化**和反硝化**不总是处于好氧-缺氧-好氧短期频繁环境变化的生长代谢环境中。它还影响单位体积结构的处理能力。
综合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生物膜反应过程为:
①底物扩散到生物膜表面,
②在生物膜内部扩散,
③微生物分泌的酶与催化剂反应,
④代谢产物从生物膜中排出。
生物膜处理的机理是使工程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动物附着在填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形成膜状生物污泥。当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污水生物膜中的有机污染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质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吸收,从而使微污染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己可以繁殖。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减少污染物总量可净化水体,用于污水和微污染水的处理。
综合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ESB-浮岛净化效果
“浮岛”原指因湖岸植物附着泥炭层而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种自然现象。本项目的浮岛是一种像筏子一样的人工浮体,上面种植着一些芦苇等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上。人工浮岛净水针对富营养化水质,利用生态工程原理,降解吸收水中的COD、氮、磷。
一般认为,植物的遮蔽作用对抑制浮游植物的繁殖有很大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净水;为生物(鸟类、鱼类)创造生存空间;和改善景观。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人工浮岛植物的净水要素有以下6种:
①藻类对植物根茎表面的吸附分解。
②植物根系养分吸收。
③为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甲壳类等提供取食和繁殖的场所。
④ 为滤食性鱼类的觅食、捕食、产卵、繁殖、栖息等活动提供场所。
⑤ 去除悬浮物。
⑥ 遮阳作用抑制藻类生长,平衡水温。
综合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ESB-人工湿地(岸边种植涉水植物)
沿江水生植物带(人工湿地)的净水要素有以下8个:
1.植物根茎通过表面生物膜吸收和去除有机物,特别是藻类;
2、植物根系养分吸收;
3、昆虫取食、出苗等;
4. 鱼类摄食捕食; \ n 5. 防止已沉淀的悬浮物再次漂浮;
6.遮阳效果;
7、污泥表面除磷除氮;
8、河岸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