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成国内靠前完整抗HIV**研发平台
通过3年的“抗HIV**开发关键技术建立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攻关,近日,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药理学实验室成为国内外极少数拥有*完整的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整体水平的抗HIV**药效学...
通过3年的“抗HIV**开发关键技术建立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攻关,近日,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药理学实验室成为国内外极少数拥有*完整的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整体水平的抗HIV**药效学和机理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体系的实验室。在抗HIV**研究和应用方面达到、国内*的水平,是我国*主要的抗HIV**研究的基地之一。该平台为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HIV**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对云南省乃至国内艾滋病(AIDS)的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据该实验室负责人郑永唐研究员介绍,由于世界上尚未成功研制出HIV疫苗,抗HIV**是目前*主要的防治艾滋病的手段。然而,我国至今仍没有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HIV**获准上市。尽管现在的HIV**已经很有成效,但是存在价格昂贵、服药烦琐、依从性差、**毒副作用和无法**体内HIV等弊端,因此,我国亟须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低毒、价廉的抗HIV**;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整体水平的抗HIV**药效学和机理研究关键技术平台,创制出有代表性的各种**筛选和研究方法,提高筛选质量。
郑永唐及其研究团队早在1995年就建立了部分与国际通行的包括初筛、确证和特异性研究在内的多种体外筛选和研究抗HIV**的模型和方法。2004年,该研究团队在云南省的资助下,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抗HIV**研发关键技术建立及应用的科技攻关。项目实施3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新建立了9种抗HIV**体外筛选和研究的关键技术,其中原始**方法和模型3种,改良优化方法和模型6种;扩建了**研究HIV毒株库,其中分离培养4种亚型的云南省HIV流行株22株,诱导培养T-20耐药株1株;引进HIV毒株20株,SIV和SHIV毒株5株;建立了SHIV及SIV感染中国猕猴模型;研究了国内16个省市和海外44家机构送检化合物1775种,发现了多个有显著抗HIV活性的化合物。对10个抗HIV新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进行了评价,并完成其中5个新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2个新药获得临床研究批文。
项目实施3年以来,通过抗HIV-1**筛选和研究技术服务、砖利转让及与其他单位合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该项目共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论文29篇。独立和合作申请发明砖利17项,其中获砖利5项,申请国际砖利1项,转让发明砖利1项。该项目在日前召开的200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获科技进步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