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有何危害?

2022年12月06日 11:00:06      来源:北京鸿作盛威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7

分享:

20121119日有媒体报道,国内相关实验室的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中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中,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为1.08/㎏。2011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残留量的函》,规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残留量为0.3/㎏,酒鬼酒中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被认为超标260%

相关报道认为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损害人类基因。

20121120日媒体披露,中国酒业协会在2012820日的《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中指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鉴于白酒在我国有巨大的消费群体,白酒中塑化剂是否能够导致健康危害,引人注目。

何为塑化剂?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形成大约30种酯类的统称,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19世纪30年代以来,邻苯二甲酸酯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增塑剂,还可用于农药载体、驱虫剂、化妆品、润滑剂和去污剂的生产原料。过去一直认为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毒性低而毫无限制的生产与使用,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每人每年消耗的塑料达50-60公斤之多。在各种塑料制品中, 特别是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 为了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提高塑料的强度, 需要添加邻苯二甲酸酯,其含量有时可达产品的50%

邻苯二甲酸酯与塑料分子的相容性很好,但是两者间没有紧密的化学键结合,彼此保持着独立的化学结构,因此当塑料制品接触到食品中的水、脂肪时,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便会溶入其中。

白酒中为何存在塑化剂?中国酒业协会介绍通过对白酒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已知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包装等暴露环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有何危害? 有研究认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雌激素具有显著的干扰效应。有学者认为女性吸收过高剂量邻苯二甲酸酯,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有可能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男婴的生殖系统发育。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具有雄性生殖毒性,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雄性青春期大鼠一般毒性的毒性作用剂量为250mg//公斤体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肝细胞毒性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表明,以11050100mol/L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用于人肝细胞HL-7702, 10mol/L以上浓度组, 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且呈现剂量-反应关系。以往的研究表明肝脏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靶器官之一,在90天暴露研究中发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肝脏有影响, 其可观察毒性作用剂量为359mg//公斤体重。

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的广泛应用,环境中的存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2007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对30个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家族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在室内空气和降尘样品中的检出率均达到99%;研究人员收集检测了3个超市、8个产地、10个厂家、3种材质共26个塑料水杯,存放饮用水后,仅有1杯水未检测到邻苯二甲酸酯,在70%以上的水杯中检出2种或2种以上的邻苯二甲酸酯类。

关于邻苯二甲酸酯日常接触水平的生物学毒性效应,医学界尚存不少争议。没有争议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毒性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尽管邻苯二甲酸酯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但是人们的实际接触远低于实验动物的接触剂量。以当前媒体报道的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为例,1.08/㎏的含量,饮酒者的日常摄入剂量显然低于动物出现病理变化的实验剂量。所以中国酒业协会认为塑料设施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饮酒者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在预防医学领域,暴露有风险,但是导致临床的确切损害,会遵循剂量-反应规律。人们接触塑化剂的工作、生活环节十分广泛,考虑其总体积累效应,塑化剂给人类带来的整体负荷状况,还是令人担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欧亚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ID":"135206","Title":"高效液相色谱仪纺织品检测","OrderField":"Prev"},{"ID":"135211","Title":"气相色谱法测定中有机溶剂残留量","OrderField":"Next"}] $item.Order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