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19:47:09 来源:中山市力高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0
一. 测试目的及范围
1.1 用于测试面料的硬挺度,计算布样在自身重量作用下的悬垂度和抗挠刚度
二. 原理
2.1 根据织物的悬垂性,测试织物在自身重量作用下的悬垂度和弯曲刚度
三. 设备及材料
3.1 织物硬挺度试验机:倾斜角为41.5o
四. 标准测试条件
4.1 测试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65±2%
五. 试样
5.1 所需布样至少85厘米×整个门幅,取样时要离布边5cm,所选布样应该没有人为褶皱、折痕,也不要有任何疵点和沾污
5.2 试样大小200mm X 25 mm (长边平行经向3个,长边平行纬向 3 个);也可以直接用仪器所配的标尺作为样品的摸板裁样
六. 测试程序
6.1 试样要在标准环境中恒温恒湿24小时
6.2 将样品正面平放在仪器的平台上,使样品的长边与仪器的长边平行,同时短边右端与平台的边缘对齐
6.3 小心将刻度尺橡胶一面向下盖在布样上,并使其“0”刻度对准仪器的零线
6.4 以每秒2mm的速度匀速移动刻度尺,同时带动布样移动,布样右端悬垂,直到从镜子中看到布样的端点与两条41.5 o斜线相切为止
6.5 如果布样前端发生卷曲,按短边中点与斜线相切为准
6.6 读出刻度尺上布样移动的距离,精确到0.1 cm
6.7 换一端重复测试
6.8 布样正面、反面都要测试
七. 结果计算
7.1 悬垂长度计算 ( C ):
6个(3个左端起,3个右端起)经向正面结果算术平均值;
6个(3个左端起,3个右端起)经向反面结果算术平均值;
6个(3个左端起,3个右端起)纬向正面结果算术平均值;
6个(3个左端起,3个右端起)纬向反面结果算术平均值
7.2 弯曲刚度计算 ( G )
G=0.1 W C 3
G---抗挠刚度(mg cm)
W---织物克重(g/m2)
C---悬垂长度(cm)
八. 报告
8.1 说明测试方法
8.2 分别报经向、纬向、正面、反面的平均悬垂度(C)结果
8.3 分别报经向、纬向、正面、反面抗挠刚度(G)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