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用户登录

一键登录,掌握最新资讯

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欧亚贸易网 > 资讯首页 > 环保

海淡产业压缩产本关键在技术装备国产化

2022年08月06日 13:39:10      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阅读量:63评论

分享:

导读:总的来说,是个惊喜,但算不上意外。目前,发展海水淡化事业已经常态化。如沙特、以色列等,海水淡化带来的淡水资源已经占据了70%到80%左右。

  月余前,埃及水务部门对外宣称,启动为期30年的海水淡化发展计划,总计投资约150亿美元(983亿元人民币)。大部分的项目资金将用于小型的海水淡化厂,这些水厂的出水将主要用于替代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周围的地表水供应。
 
  总的来说,是个惊喜,但算不上意外。目前,发展海水淡化事业已经常态化。如沙特、以色列等,海水淡化带来的淡水资源已经占据了70%到80%左右。截至2017年底,就已经有160多个和地区利用海水淡化技术。
 
  我国,来自*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已经有海水淡化工程115个,工程规模达1573760吨/日。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有37个。
 
  日前,杭州水处理中心中标山东潍坊15万吨/日海水淡化及浓盐水综合利用工程。据称,这是“目前国内海水淡化及浓盐水综合利用项目”。本项目是为解决当地地下卤水枯竭等问题,保护地下水环境。
 
  在*的统计中,2019年新建海水淡化工程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地。其中,浙江截至2019年现有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407756吨/日,位居。
 
  11月,浙江舟山六横镇还传来消息,又一个日产5万吨海水淡化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分析,目前反渗透法、低温多效法是2大主流技术。刚刚正式供水的“国内投产运行的大型热膜耦合海水淡化项目”——首钢京唐二期膜法海水淡化系统,采用的就是热法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的浓盐水作为水源进行二次淡化。
 
  纵观目前的海水淡化市场,很大程度上的挑战还是存在于如何压缩成本。
 
  以上提到的“耦合”模式,就不失为一个可探索的思路,即“热电联产、水电共生”。而在近几年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持续突飞猛进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突出。
 
  如青岛董家口10万吨/日反渗透工程,吨水总成本基本与水平相当,相较部分水厂甚至能低近一倍。业内专家也呼吁,要加快落实“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以自主装备打造优势产业。
 
  12月4日,北控水务联合金科环境合资设立的北京北控金科海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金科海淡公司将立足膜技术,发展海淡技术和业务,兼顾供排水市场的拓展。
 
  显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很适用于水务企业强化海水淡化业务的产业链延伸现状,尤其是膜相关企业。
 
  GWI与IDA联合发布的脱盐年鉴中就罗列了TOP 20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项目开发商。2009年到2020年,苏伊士和威立雅名列前二,杭州水处理中心名列第10位,上海电气、香港和记黄埔水务公司均榜上有名。
 
  不过就在2019年到2020年的榜单上,西班牙的2家公司取代了苏伊士和威立雅,上海电气也站在了第7名的位置。由此可见,近两年海淡市场的竞争可谓风起云涌。
 
  原标题:海淡产业压缩产本关键在技术装备国产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