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鱼生存温度0-41℃;在营养价值上,其具有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18.85%),尤以富含脑黄金(11.49-20.88mol%的不饱和脂肪酸)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欧洲。
该鱼共有绿、黄、蓝、白等多种表现色,但主要推荐金色丁桂鱼。此鱼形态优美,体形略呈园筒形,身体被细小而致密的鳞片。既是鱼中食用佳肴,又是养殖、观赏、垂钓 。
丁桂鱼是一种名贵鱼种,其肉质鲜美非普通鱼类可比。
(一)鱼苗饲养
为了让鱼苗下塘后能获得量多质好的适口天然食料,加快成长,提高成活率,必须在放养前就要施放基肥也就是肥水下塘。
初下塘鱼苗的适口食料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据试验,鱼苗下塘时轮虫的数量以每升水1万个左右,生物量20-40毫克/升为好。鱼苗因适口食料丰富,生长快,成活率高,可以此作为“肥水下塘"的生物指示。
鱼苗下塘应把握以下几点:
1、鱼苗必须待鱼鳔充气,能平游,能摄取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一般情况为4-6天)。过早下塘易造成死亡。
2、鱼苗下塘前所处的水温应与池塘温度相差不大。尽量做到鱼苗容器中的水温同池塘水温相差不
超过±2℃,然后将鱼苗下塘。
3、 池塘中的敌害生物。
4、投放密度:鱼苗直接养至夏花,一般放养密度为每亩8-10万尾。如鱼先养至乌仔(14-18天),一般放养密度每亩为18-20万尾,再由乌仔养至1.5寸夏花(12-16天)一般放养密度每亩为2-3万尾。放养密度随着池塘条件、饲、肥料的数量和质量,放养日期早晚、水温、饲养技术等有所变动。
5、喂养、管理可参照家鱼、鲤鱼、鲫鱼的模式,基本相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