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管理
1、浇水 定植初期,需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可减少浇水次数,雨后要注意排水。
2、除草 幼苗期应勤除草,做到有草即除。搭架以后就不能入内除草。
3、搭架 当幼苗长到30厘米以上时,用竹或树枝搭成"人"字形、高约1.5米的支架,并将藤引到支架上,使其向上伸长,以增加植株光合作用面积,提高通风透光度。
4、追肥 定植后15天即可进行次施肥,可施腐熟的人粪尿或土杂肥,每亩1500公斤,开浅沟施于行间,或用硫酸铵10-15公斤加过磷酸钙25-30公斤混匀施之。以后每隔15天追肥1次,施肥浓度可逐次提高。整个种植期,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适当施磷钾肥,促进块根生长。开花后追施2%的食盐水和石灰,有助于提高产量。
5、打顶剪蔓 当藤蔓长至2米高时,应摘去顶芽,促进分枝。打顶后30天枝叶繁茂,应剪去过密的分枝和从基部萌发出来的徒长枝,以免消耗养分,影响块根生长。同时要将茎基部的叶子摘净,不留种的花蕾也要摘去,以利通风透光。
6、培土 南方产区于12月底在何首乌茎基部培土,促使次年生茎蔓,增加繁殖材料,及促进块根生长;北方在入冬前培土以利越冬。
病虫害:
1、病害 锈病:是一种由担子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2月下旬开始发病,气温在14-28℃、相对温度在70-80%,持续5天以上时病害迅速蔓延,发病率可达50%。以3-5月和7-8月病害为严重,可使叶片破裂、穿孔、脱落,尤以老叶受害重 清除病叶、病株和地上残叶;或用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雾,每7-10天喷药1次,连续2-3次;或用75%的百菌清1000倍液或75%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洒,每7-10天喷药1次,连续2次
褐斑病:多于夏季发生,危害叶片,: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剪除病叶。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喷洒,连续数次可控制病害发展;也可用50%代森铵800倍液进行喷洒。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